2024/01/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七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過去三四年,人類社會遭遇了全球性的巨大危機。除了新冠疫情引發的公共健康危機之外,還有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反映的氣候危機,俄烏、巴以等區域性戰爭引發的和平危機等。具體到傳媒學者熟悉的領域,則有媒體信任危機、虛假信息危機、極端輿論危機等多重挑戰。在學術話語和公共討論中,「新聞迴避」、「doomsrcolling(末日狂刷)」、「政治性抑鬱」等流行的說法,都揭示著一副灰暗和壓抑的景象。

 本期專刊的出發點,就是想要從危機中尋找契機,從灰暗中尋找亮色,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當然,這種尋找是基於我們的學者身份,以知識生產的方式實現的。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專刊藉助的概念是韌性(resilience)。它指的是個體、機構或者系統在外部??之下,還能??保持?作、不發生崩塌的能力。我們希望本期專刊可以成為學界同仁思考「韌性」的起點,將這個話題的思索和研究繼續下去,因為人類將要面對更多、更嚴峻的挑戰,理解和提升韌性的需求將越來越迫切。

2023/10/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六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社交媒體和網絡平台不僅改變了媒體的傳播過程和模式,也讓學者重新反思媒介的社會角色。本期幾篇文章不約而同地去梳理社交媒體、網絡平台和社會的關係。本期學術對談則進行了一場全新的對話嘗試,十幾位華人學者分別向ChatGPT提問,希望從對話中測試現階段人工智能是否具備深度學術對話的能力,同時了解人工智能對傳播學研究的影響。此外,我們也邀請了肖小穗和方可成兩位教授分別對該對話做了精彩的、批判性的解讀,為探索ChatGPT在傳播研究的應用提出洞見。

2023/07/13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五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學刊共刊登一篇學術對談和六篇研究論文。學術對談由龔偉亮和呂安娜訪問帕金翰教授(David Buckingham),探討數字時代的媒介素養和媒介教育。帕金翰教授認為在數字媒介盛行的時代,民眾更需要接受系統的、全面的媒介素養教育,才能具備批判理解媒介體系與運作的能力。這六篇論文在選題、理論、研究方法上都各有特點,不僅拓展現有的理論,也提出實用建議,因此對中文傳播學術研究具有相當貢獻,值得細讀。

2023/04/13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四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傳播學研究向來是一個百花齊放的領域。透過對「媒介」的共同興趣,傳播學者從不同角度透視社會中的衝突和發展,以及其中不同持份者(stakeholder)間複雜的權力關係。傳播學領域中,跨學科研究並不少見,通過不同學科研究者間的合作和觀點碰撞,傳播研究持續不斷地噴發出新的活力,貢獻了不少分析媒介和社會關係的新視角。本期學刊刊登的五篇研究論文、一篇傳播論壇和一則學術對談,即是從多元化的視角,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來探討媒介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和變革潛能。

2023/03/13

《傳播與社會學刊》「傳播與公民社會」專刊公開徵稿

在民主社會中,公民與政治參與是維繫民主運作的重要一環。在具備上網功能、可隨時拍照錄影的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大量普及、幾乎人手一台後,其上安裝的社群媒體、即時通訊、影音分享平台等應用程式,將公民與政治參與的型態與影響帶至一個全新的層面。人際政治討論即為一個重要議題。相較於過去認為人們感知到環境中的意見氣候與自己不同、自己是少數而噤聲,現在網路上意見不同者彼此進行政治討論、甚至公開發表不同意見,潛在的動機為何?這些意見不同者間的政治討論,有時會出現不文明的言論、甚至引發不理性的行為,造成政治衝突與擴大極化,背後的原因為何?政治討論也可能進一步影響了選民對於政府是否兌現競選承諾的評估,也就是民主課責,左右了投票意向。問題資訊(假新聞、假訊息、不實訊息)的氾濫是另一個重要議題。人們在遭遇不確定是否為真的資訊時,如何進行查證及是否轉向非主流媒體的替代消息來源。尤其社群媒體、即時通訊、影音分享平台等徹底改變了新聞的產製、傳布、載具、與接收,給了問題資訊可乘之機,一方面可能需要新的框架檢視新聞使用,將多元載具、多元來源、及媒體慣習納入考量;另一方面人們不僅因接收假新聞而受到影響,也可能散播假新聞而擴大了傷害,關鍵原因為何?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自2012年開始,在台灣隨機抽樣具代表性樣本進行大規模面訪調查,嘗試釐清這些議題。

本專刊邀請針對傳播與公民社會主題,使用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進行分析撰寫的研究投稿。專刊歡迎學者針對以下議題投稿:

1. 台灣民眾選擇性暴露,特別是政黨選擇性暴露,的成因、程度與影響。
2. 同質與異質人際政治討論的動機與影響。
3. 社群媒體、即時通訊、影音分享平台等新興數位媒體促進還是減緩政治極化?
4. 數位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政治人物與民眾間溝通互動的方式,是否在個人層面影響態度的形成與變項。
5. 數位媒體提供多樣化的公民與政治參與,在民主政治與選舉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6. 面對數位媒體上藏有特定政治意圖的訊息,民眾是否有足夠的素養解讀。或出現過度修正、將所有媒體上的訊息皆視為不可信的現象。
7. 網路上出現酸言與攻擊等不文明言論,是否使民眾產生疏離與冷感,導致政治興趣降低,最後傷害政治信任與政治參與意願。
8. 假新聞的接收與散播,促成的因素與對社會的負面影響為何。
9. 其它與「傳播與公民社會」相關的議題。

投稿須知

1. 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投稿。
2. 請於2023 年8月31日前提交15,000 至18,0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論文必須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題目、(2)中英文摘要,(3)每位作者的姓名、所屬機構、地址、電話和電郵地址。請用電郵發送論文給本刊投稿郵箱(comjournal@cuhk.edu.hk)。
3. 請嚴格按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及格式撰寫論文,詳情可瀏覽http://www.cschinese.com/postmatter/index.php。
4. 來稿將會先經過本刊編委會初審,順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會送交外審。
5. 本刊特別重視論文理論與方法的原創性,謝絕一稿多投。
 

2023/01/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三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新冠疫情(COVID-19)在2019年底爆發後,迅速擴散至世界各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數字技術與社交媒體來幫助民眾了解、對抗疫情,防止病毒擴散。新冠疫情與數字媒體正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向數字化(digitalization)。在應用數字媒體對抗疫情的進程中,出現了許多值得深思的議題。例如,數字媒體和民眾生活的數字化在抗疫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是如何與社會中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進行互動?同時,與數字化和疫情相伴而生的「信息流行病」(infodemics)應如何界定?在線上、線下、新舊媒體中具有怎樣的擴散和傳播模式?又對民眾的信息獲取、風險感知和疫苗接種等重要議題帶來怎樣的影響?此次專輯中的七篇論文,從不同角度,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回應。

2022/10/20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二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社群媒體已然成為公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資訊與觀點在各大平臺之間自由流動,人們輕點屏幕即可隨時隨地獲取資訊、與人交流。然而,社群媒體的發達亦帶來諸多弊端,虛假信息氾濫使資訊變得真偽難辨,民眾觀點極化威脅著公開平等的網路溝通秩序。本期學刊共刊登五篇研究論文、一篇ICA雙語論文和一則學術對談,與讀者共同探討社群媒體的利與弊。

2022/07/12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一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十分幸運地邀請到新媒體研究領域的大師,施亞姆─桑達爾教授進行專訪。對於從事新媒體研究的學者而言,桑達爾教授不僅是一位頗負盛名的學者,也是該研究領域的先驅。閱讀桑達爾教授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理論時,讀者可一窺他對於新媒體與使用者互動間的深入且細微的觀察,充分感受到其深厚的學術功力。本期也收錄六篇研究論文,其中兩篇文章處理敘事的議題,另兩篇文章則將目光轉向香港的社會運動,最後兩篇文章探究與閱聽眾切身相關的健康與環境議題。六篇論文各有旨趣,皆是立論清晰,具學術價值的論文。

2022/06/29

《傳播與社會學刊》「傳媒與社會的韌性、修復與重新連接」專刊公開徵稿

近幾年的世界處於巨大的逆境之中,戰爭、瘟疫、氣候危機、天災人禍、社會對抗不斷發生,人與人之間的誤解、不信任乃至撕裂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相當一部分人處於抑鬱、焦慮、迷茫的狀態。傳媒業亦身處逆境之中:全球的新聞媒體已經經歷十數年的衰退,近年更是身處政治、商業與民粹的多重壓力之下;而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社交媒體平台,則被發現帶來了假新聞氾濫、輿論極化、侵犯隱私、剝削勞工、網絡暴力、損害心理健康等諸多問題。


我們將這種逆境總結為三個關鍵詞:重壓、破壞與斷裂。與之相對,我們提出三個關於處逆境而不棄和走出逆境的關鍵詞:韌性(resilience)、修復(recovery)與重新連接(reconnection)。韌性指的是個體與社?適應逆境、調整狀態和策略、從創傷中恢復的能力;修復指的是將此前被破壞的傳播生態與社會肌理做針對性的搶救與復原;重新連接則強調,良好的傳播與溝通對社會至關重要,修復社會的關鍵是重建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連接,也即一種基於自主、自由、互相尊重、不被他人利用的連接。


在此背景下,本專刊希望邀請華人傳播學者共同探討「傳媒與社會的韌性、修復與重新連接」相關的重要議題。議題的語境以華人社會為主,也歡迎構建一般性理論的嘗試。華人社會的具體語境為這一議題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複雜性,例如在威權語境中的「修復」有可能被挪用,成為掩蓋問題的政治宣傳;又如,極化現象在不同華人社會均有不同的深層原因,對它的回應也需要以理解問題根源為前提。這種複雜性既是研究的挑戰,也提供了做出新的理論建樹的機會。


議題既可以以媒體為關注點(例如如何打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如何重獲公眾的信任),也可以探討媒體在社會中的角色(例如媒體在危機與災難中如何發揮積極的作用,怎樣的社交媒體設計與使用可以提升逆境中的心理健康)。我們明白,很多相關的案例與嘗試尚在發展階段,但我們鼓勵對新近案例的及時觀察與總結。我們不僅歡迎實證研究,也歡迎理論反思與建構。就研究方法而言,無論是問卷調查、訪談、民族誌研究,或是大數據分析均表歡迎。專刊歡迎學者針對以下議題投稿:


• 新聞媒體行業的商業危機、信任危機、人才危機等挑戰及出路
• 解困式新聞(solutions journalism)的理論與實踐
• 以連接社?(community)為理念的媒體形態
• 在修復社會的背景之下,對媒體功能和新聞範式的再思考
• 媒體行動主義(media activism)的新角色和新形式
• 短視頻、podcast、newsletter等新近流行的媒介在社會修復的過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 如何讓社交媒體對心理健康產生正面影響
• 如何對抗網絡噴子(trolls)等惡意角色對輿論生態的破壞
• 互聯網平台企業在修復與重建社會中的作用
• 與降低極化、促進溝通、增加理解與共情相關的創新案例
• 媒體在反思人類中心主義,與自然、生物的連接中的角色
• 其它與「傳媒與社會的韌性、修復與重新連接」相關的議題

 

投稿須知

1. 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投稿。
2. 請於2023年2月1日前提交15,000至18,0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論文必須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題目、(2)中英文摘要,(3)每位作者的姓名、所屬機構、地址、電話和電郵地址。請用電郵發送論文給本刊投稿郵箱(comjournal@cuhk.edu.hk)。
3. 請嚴格按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及格式撰寫論文,詳情可瀏覽http://www.cschinese.com/postmatter/index.php。
4. 來稿將會先經過本刊編委會初審,順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會送交外審,評審時間約2-3個月。
5. 本刊特別重視論文理論與方法的原創性,謝絕一稿多投。

2022/04/28

2021年「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結果於今年一月公佈。本院《傳播與社會學刊》繼2018年首次獲評一級核心期刊後,再度獲此殊榮。

《傳播與社會學刊》是本院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與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與影視學院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合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於2006年創刊,2010年成為「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 (TSSCI)」收錄期刊。2015年學刊成為「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附屬學刊。

本院陳韜文教授為學刊創刊主編,現任主編為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與影視學院羅文輝教授。學刊編輯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兩岸三地、美國、新加坡的十二位不同研究領域與不同代際的華人傳播學者。學刊亦邀請全球著名學者出任編輯顧問。

學刊旨在鼓勵原創性的傳播理論探索並發表原創及優秀的研究成果、為兩岸三地及海外華文傳播研究者提供知性探討的平台、宣導跨學科傳播學研究並促進華語傳播學術主體的發展。目前學刊每年刊行四期,每年亦會策劃一期緊扣研究熱點的專輯。學刊為開放近用(Open Access)學術期刊,所有內容均可於學刊網站(www.cschinese.com)免費下載。

2022/04/21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十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已進入了第三年,同時,俄烏戰爭突然打響。這兩大事件讓人們再次警醒:原來,人類社會的靜好歲月、和諧世界,遠未獲得切實的保障。換言之,人類先天後天的缺點、弱點,諸如狂妄、欺詐、愚蠢、貪婪等等,仍大有機會,時不時興風作浪,帶來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在此背景下,人們當再次深切地體會到:平靜似水、衣食無憂的日常生活並非理所當然,而是來自不易,實應倍加珍惜。如果社會各界都能常有憂患意識,既忠於各自職守,又堅持公義準則,或可將問題、損害減少到可控制、可承受的程度和範圍。學界無疑也要努力履行相應責任。當然,學者不是官員、記者、醫生、軍人,對管理、報導、治療、征戰無能為力,但可運用自身學識,為各種社會症狀尋找原因、探索規律、構造理論、建議對策,由於當前社會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既廣(面向)又深(根源),故整個人文社會科學學界——包括傳播學界,可以大有作為。這裏的一個關鍵是,學者能否「看」到問題所在——不限於政治、經濟層面的重要事件,而是能涵蓋文化、生活層面的林林總總的日常現象,這就要求學者具備寬廣的視野、深厚的功底。本期《傳播與社會學刊》刊登的六篇論文,顯示了這種貼近生活,具有溫情和人性的治學態度。此外,本刊還邀請了四位SSCI期刊資深主編進行學術對談,基於各自的豐富經驗,就SSCI期刊論文爭取發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解疑釋惑,娓娓道來,如數家珍,相信對此有興趣、有需要的廣大讀者必將從中獲益匪淺。

2022/01/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五十九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過去三十年間,數字媒體興起、而且日新月異。新的媒體形式帶來了新的研究問題,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數據。數字媒體會自動地儲存用戶的內容、行為、關係等數據。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使用這類數據來探索人類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健康等各種問題。為了應對這些數據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計算社會科學(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應運而生。計算社會科學在研究設計、數據處理、模型建構等方面已有許多有益嘗試。同時,一些新的質化研究方法也被運用到相應研究中,諸如數字人類學、批判算法研究等。本刊收錄的六篇文章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數字媒體不僅為傳播學研究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而且促進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技術的發展。
2021/10/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五十八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作為一本生產知識、推進研究的學術期刊,我們深切地意識到全球範圍媒體—傳播—文化—社會—知識的劇變。也因此,拓展並再建傳播學的疆域—理論—方法—論述—實踐成為學刊的歷史責任與當務之急。本著這一宗旨,本期收錄的五篇研究論文、一篇雙語論文及學術對談或多或少都可視為這種努力的學術嘗試。本期刊登的雙語論文〈為人為己:新聞關注和文化取向如何影響美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認知與防疫行為〉,是一篇扎實的媒介第三人效果的研究論文。在新冠疫情成為美國最為棘手的公共衛生災難的背景下,本研究為新場景下的媒介效果理論的新闡釋,提供了一個範例。本期的學術對談有幸請到了兩位健康傳播的著名學者湯普森教授與杜塔教授來談〈健康傳播在亞洲地區理論化的機遇與挑戰〉,訪談由香港浸會大學張皪元博士主持。

2021/08/09

 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附屬學刊聯合徵稿

「傳播與新冠疫情」專刊

新冠疫情爆發,全球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機。新冠疫情幾乎影響了每一個社會,造成超過360萬人死亡。在這場危機中,傳播和媒介環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公共傳播平台和私人社交對話中充斥著疫情相關的各類訊息,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身處全球和網絡化的傳播環境中。資訊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就像病毒本身一樣,從不同的資訊來源可迅速擴散至數以百萬的人群。人們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中感到擔憂或憤怒,他們如何處理接受到的資訊以及做出何種反應都值得關注。這種不確定性也挑戰著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中的傳播者。他們如何能妥善處理社會責任、戰略利益和道德義務,亦受到極大挑戰。
 
在上述背景之下,國際傳播學會(ICA)的三本附屬學刊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德國)、《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及Revue Française des Sciences de l’Information et de la Communication(法國)聯合發起專刊徵稿,探討新冠疫情中傳播和傳媒所扮演的角色。我們歡迎傳播學所有分支領域進行有關新冠疫情的探討,包括但不限於(1)傳播者研究;(2)傳播資訊研究;(3)媒介/資訊使用、接受或處理;(4)傳播效果研究。我們歡迎所有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方法論及倫理研究的論文。
 
投稿須知
 
1. 作者需提交論文全文至任何一本國際傳播學會(ICA)附屬學刊,請勿同時投稿至三本附屬學刊。
2. 論文可採用英文或學刊所使用的語言。所有論文請按照所投稿學刊的論文體例撰寫,投稿將會按照學刊規定經過匿名評審。投稿須知及論文體例請參見學刊網站:
•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德國): https://www.scm.nomos.de/en/
• 《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 http://www.cschinese.com/
• Revue Française des Sciences de l’Information et de la Communication(法國): https://journals.openedition.org/rfsic/?lang=en
 
3. 作者請於2021年12月1日以前提交論文全文,評審結果將於2022年3月30日以前通知作者。論文被接受的作者將有機會在2022年5月於巴黎舉辦的國際傳播學會年會上報告其論文(如受時間限制,附屬學刊將有權選取報告論文)。
 
 
聯合徵稿發起人
 
國際傳播學會附屬學刊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德國)主編
Matthias Hastall, Merja Marth, Andreas Scheu, Kerstin Thummes, Thomas Zerback

國際傳播學會附屬學刊
《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主編
羅文輝

國際傳播學會附屬學刊
Revue Française des Sciences de l’Information et de la Communication(法國)主編
Mélanie Bourdaa
2021/08/02

 《傳播與社會學刊》「新冠疫情與傳媒」專刊公開徵稿

新冠病毒 (COVID-19) 疫情在2019年底爆發後,很快擴散至世界各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數字技術與社交媒體來幫助民眾了解、對抗疫情,防止病毒擴散。從居家辦公、網上教學、直播電商、平台外賣、社交媒體獲取資訊到健康碼的推行、跨境人員的管控,新冠疫情正在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向數字化 (digitalization)。 

與此同時,我們所依賴的信息科技正在催生和擴大一場「信息流行病」(infodemics);這種信息流行病不僅干擾與威脅新冠疫情的管控,也對民眾的認知與防疫行為造成困惑。信息流行病指線上和線下的信息過量, 這些信息通常在抗疫信息中夾雜著虛假和不實的成份(mis, dis and mal-information),藉助手機、社交媒體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快速傳播。如病毒一樣,「信息流行病」會引起公眾的困惑,恐慌與不信任,使一般民眾難以在需要時找到可靠的消息與指引,不僅對新冠疫情的管控帶來巨大挑戰,也影響民眾對疫情的認知與預防行為。此外,不論是管理新冠疫情還是信息流行病,華人社會與西方社會採用了不同的措施與路徑;這些路徑如何被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所形塑?又對抗疫帶來怎樣的後果與影響, 都是值得深思與探討的重要議題。
 
在此背景下,本次專刊邀請華人傳播學者共同探討「新冠疫情與傳媒」相關的重要議題。我們不僅歡迎實證研究,也歡迎理論反思與建構。就研究方法而言,無論是問卷調查、訪談、民族誌研究,或是大數據分析均表歡迎。專刊歡迎學者針對以下議題投稿:

·         新冠疫情、媒體與數字化生活、心理健康
·         新冠疫情、疫苗生產、接種與地緣政治
·         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演變、管控方式、政治與傳播體制
·         主流/傳統媒體在新冠疫情報導、風險認知、預防和應對中的角色
·         新冠疫情中不實信息的界定、來源、主題、分類、核查與應對
·         新冠疫情中不實信息在線上、線下、新舊媒體中的傳播與擴散模式,KOL以及影響
·         信息流行病、污名與仇恨言論
·         信息流行病、危機管理與對公共衛生專家、政府信任
·         信息流行病在不同社會中傳播模式之比較研究
·         大數據與信息流行病研究的方法創新和挑戰
·         其它與「新冠疫情、傳播與媒體」相關的議題
 
投稿須知
 
1. 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投稿。 
2. 請於2022年3月31日前提交15,000至18,0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論文必須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題目、(2)中英文摘要,(3)每位作者的姓名、所屬機構、地址、電話和電郵地址。請用電郵發送論文給本刊投稿郵箱(comjournal@cuhk.edu.hk)。
3. 請嚴格按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及格式撰寫論文,詳情可瀏覽http://www.cschinese.com/postmatter/index.php。
4. 來稿將會先經過本刊編委會初審,順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會送交外審,評審時間約2-3個月。
5. 本刊特別重視論文理論與方法的原創性,謝絕一稿多投。
2021/07/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五十七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1960年代以來,各國性別平權運動風起雲湧,傳播學也開始關注女性和媒介的相關課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當前的性別與傳播研究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數字媒體的迅速發展讓更多人可以親自或透過媒介參與性別平權運動,促進性別平權運動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網絡媒體也助長了仇恨言論、網絡暴力、厭女文化(misogyny)等可能阻礙平權運動發展的因素。此外,隨著韓國、日本、香港、台灣以及中國大陸陸續出現各種性別平權主張、運動和立法進程,亞洲面臨的性別與傳媒議題有其獨特性,亦值得傳播學者特別關注。本專刊收錄的七篇文章均有各自不同的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分別從性別研究與傳播的三個經典研究領域(生產者/傳播者、傳播內容及受眾)、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數字媒體女權運動,以及技術女性主義的視角探討了大中華地區性別與傳媒的相關議題。本專刊的七篇文章在選題、理論、方法論,以及實證角度都密切結合了研究對象所處的社會情境,不僅進一步推動了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同時亦有利於性別與傳媒的在地理論和研究的深化。
2021/04/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五十六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傳播與社會學刊》刊登六篇精彩論文。它們分別採用量化或質化方法,探討新聞學、社交媒體、科學傳播、數碼勞工、公共關係、性別論述等不同議題,頗能反映傳播學研究的多樣性。

雖然六篇文章採用不同的理論方法,但都涉及近年影響傳播研究眾多領域的科技。然而,什麼是科技?它帶來怎樣的變化?如何看待科技帶來的傳播與社會變遷?這些問題,只有具體分析才能找出答案。黃天賜等採用個案研究探討香港突發新聞報導的變化,李貞芳等運用實驗法考察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施琮仁使用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分析網路霸凌與自我觀感的關聯。

伴隨科技變化,社會文化亦日新月異。有時是話語層面的「迷思」在現實勞動過程中得以「祛魅」,如陳靜對女性在線教育工作者的分析所展現;有時是普通民眾利用網絡發聲,如吳翠松討論的性別消費爭議事件;還有時是社會組織,包括商家,運用策略傳播管控風險,如姚惠忠等對天貓宣傳失誤事件的內容分析,發掘自嘲策略功效的同時,也體現出網絡環境下企業文化層面的創新。
2021/02/16
《傳播與社會學刊》兩位編輯委員名列全球Top 2% Scientist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John Ioannidis教授及研究團隊公佈全球Top 2% Scientist。《傳播與社會學刊》兩位編輯委員位列其中,他們是台灣政治大學張卿卿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魏然教授。此外,傳播與媒體研究領域上榜的華人學者還包括本刊發行人香港中文大學李立峰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梁永熾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楊國斌教授及美國康涅狄格大學Carolyn Lin教授。我們恭喜上述學者被選為全球Top 2%科學家。
2021/01/28
《傳播與社會學刊》「作為數據和方法的數字媒體」專刊公開徵稿

過去三十年間,數字媒體興起、而且日新月異。新的媒體形式帶來了新的研究問題,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數據。數字媒體會自動地儲存用戶的內容、行為、關係等數據。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使用這類數據來探索人類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健康等各種問題。為了應對這些數據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計算社會科學(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應運而生。計算社會科學在研究設計、數據處理、模型建構等方面已有許多有益嘗試。同時,一些新的質化研究方法也被運用到相應研究中,諸如數字人類學、批判算法研究等。
 
在此框架下,本次專刊希望通過具體經驗研究結合方法學相關討論,來探索數字媒體在傳播學及其它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作用。我們歡迎各種學科背景(包括但不限於傳播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計算機科學)的學者參與討論。我們對以下議題尤為感興趣:
  • 政治傳播。數字媒體數據如何被應用到輿論監測和研究中;社交媒體是否可以預測選舉;網絡水軍在不同政治體制下有何作用;網絡數據如何運用來研究社會抗爭和社會運動。
  • 健康傳播。社交媒體與流行病預測與防治;地理空間流動數據與人口流動;數字媒體如何監測心理疾病;數字媒體使用與社會心態。
  • 數字人文。數字媒體如何被用於文化研究;文化如何被測量;算法如何改變人們的思維和價值觀;網絡社區文化如何形成及改變。
  • 數字經濟與計算廣告。數字媒體數據如何預測整體經濟狀況,如何改變固有經濟模式;數字媒體對廣告行業的衝擊,如何改善廣告投放和效果。
  • 謠言與假新聞。數字媒體如何促進謠言與假新聞的研究;謠言與假新聞在數字媒體上如何生產、擴散、產生何種效果等。
  • 數字媒體數據的特徵、抽樣、獲取、處理、建模、可視化等方法類文章。
  • 其它與數字媒體作為數據和方法相關的研究。
 
投稿須知:
 
1. 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投稿。
2. 請於2021年7月31日前提交15,000至18,0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論文必須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題目、(2)中英文摘要,(3)每位作者的姓名、所屬機構、地址、電話和電郵地址。請用電郵發送論文給本刊執行編輯程曉萱 (comjournal@cuhk.edu.hk)。
3. 請嚴格按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及格式撰寫論文,詳情可瀏覽http://www.cschinese.com/postmatter/index.php
4. 來稿將會先經過本刊編委會初審,順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會送交外審,評審時間約2-3個月。
5. 本刊謝絕一稿多投。
2021/01/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五十五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不確定性這一概念貫穿人類生活、認知、交流和社會行為。換言之,我們作為人類、社會成員和研究者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減少不確定性,而讓自己更加自信,做更好的決定,得出更可靠的結論。不確定性意味著懷疑、疑慮、質疑和不信任。在個人層面上,當我們對某人或某事不確定時,便無法投入,做出明智的決定。在社會層面上,社會學家關注社會資本的被侵蝕,正是因為懷疑思想時下盛行。不信任的產生是確鑿證據缺失所致,懷疑則強調對某事或某人的真實性、現實性、公正性或可靠性缺乏信心,就像人們對於今天無處不在的假新聞一樣。不信任產生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回到不確定性。
 
2020/10/15

本刊自2006年創刊以來,有賴各位作者、讀者和評審委員的大力支持。以下十篇論文為本刊網站上下載次數最多的論文。期待各位學者繼續惠賜佳稿,也期待本刊刊登的論文對大家的學術研究有所啟發。

 

論文題目

論文作者

1

媒體偏見:客觀體現和主觀感知

閆岩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周樹華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2

傳播個人性與動員:社交媒體比親身接觸、大眾媒體更有效?

陶振超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

3

輿情:本土概念與本土實踐

胡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陳秋心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4

意見領袖的結構極化研究﹕以新浪微博為例

龐雲黠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講師、

苗偉山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5

「新媒體事件」傳統媒體報導的多元性:基於中國大陸12份報紙內容的比較研究

周葆華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呂舒寧

北達科他州立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6

新聞媒體在社會運動中的公眾屏幕功能和影響:香港雨傘運動之「暗角事件」個案分析

李立峰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7

情之殤:網絡情感動員的文明進程

楊國斌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南伯格傳播學院與社會學系教授

8

時政新聞接觸與政治參與----對大學生及其父母的代群比較研究

劉毅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講師、

郝曉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教授

9

集體記憶中的新媒體事件(20022014):情緒分析的視角

鍾智錦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

林淑金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劉學燕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研究生、

楊雅琴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研究生

10

媒體可信度研究: 起源,發展,機會和挑戰

周樹華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閆岩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再次感謝各位對本刊的支持!期待您繼續支持本刊!

《傳播與社會學刊》編委會

 

2020/10/1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五十四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學刊刊登題為《社交媒體與公私界限》的專輯。公與私的邊界在哪裡?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公與私的界限不斷變動,並對個人與社會產生了不同層面的影響。社交媒體的結構與形態持續的變化,結合興起的移動設備和不同的數位可供性,幫助人們拓寬人脈、增加交流、促進信息共享。不過當用戶享受社交網絡的多元功能時,他們大量的個人數據及其他電子足跡也留存在社交媒體及網絡中,產生新的傳播問題。社交媒體的公共性「publicness」(Baym & Boyd, 2012, p. 320)提供了新的社交機會,改變了人們對「公」、「私」的定義,並影響了個人的使用行為、人際的互動、媒體內容的再框架以及公私論述的流動。本專刊收錄的六篇文章從不同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來探討公與私的界限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演變,以及其如何影響個人隱私行為、信息交流和公共話語與議題的形塑。本期學刊邀請詹寧斯.布萊恩特教授與周樹華教授對談媒體效果和育人效益。本年度的ICA雙語論文欄目刊登了帕梅拉.休梅克教授與韓綱教授的論文《超級把關人:社交媒體時代的把關》。 
 
2020/02/11
《傳播與社會學刊》「性別與傳媒」專刊公開徵稿

1960年代以來,各國性別平權運動風起雲湧,傳播學也開始關注女性和媒介的相關課題。從早期《爐床與家庭》、《性別化的人生》等開山之作,到如今百家爭鳴的各類理論,都使性別與傳媒研究在學界受到廣泛關注。

性別與傳媒研究除了建基於新聞與傳播學研究外,亦吸收了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哲學、文學等學科領域的成果,強調理論思考與現實問題的探討。隨著互聯網普及,當前的性別與傳媒研究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由於數字媒體的迅速發展,讓更多人可以親自或透過媒介參與性別平權運動,造成性別平權運動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網絡媒體也助長了仇恨言論、網絡暴力、厭女文化「misogyny」等可能阻礙平權運動發展的因素。此外,隨著韓國、日本、香港、台灣以及中國大陸陸續出現各種性別平權主張、運動和立法進程,亞洲面臨的性別與傳媒議題有其獨特性,更值得傳播學者特別關注。

因此,本次專刊希望探討大中華地區性別與傳媒的相關議題,針對下列議題徵集論文:
  • 性別與傳媒的在地理論:如何建構理論研究大中華乃至亞洲地區獨特的性別傳播現象?如何在具體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擴展現有的理論?如何與現有理論進行對話?如何理解性別傳播研究中的「西方話語霸權」?
  • 傳播者、傳播內容及受眾是性別與傳播研究最經典的三個研究領域,其關心的問題主要環繞傳播媒介工作者的性別角色與性別在傳媒中如何再現?受眾如何理解媒介呈現的性別角色?在多元化的傳播環境中,傳播者和受眾角色漸趨模糊,這種趨勢如何影響性別的媒體再現與媒體效果?
  • 社會運動和反彈:數字媒體提供了廣闊的動員平台。近幾年#MeToo等標籤運動「hashtag activism」如火如荼,反性騷擾運動得到了學界和公眾的熱烈關注和討論,也引來保守勢力反彈及仇恨言論,社會大眾如何看待這些現象?媒體的報導對公民社會、法治倫理及受眾的認知與態度可能產生那些影響?
  • 性別、階級、種族等議題的相關研究:從黑人女權主義者同時爭取種族平等和性別平等開始,性別、階級、種族的交叉性研究思路、方法論與實踐便對性別與傳媒研究有深遠影響。這些議題涉及的具體研究問題相當廣泛,包括媒介如何報導女權運動和性平權運動、女性勞工運動問題等。
  • 其他性別、傳媒相關課題。
投稿須知

1. 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投稿。
2. 請於2020年5月30日前提交15,000至18,0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論文必須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題目、(2)中英文摘要,以及(3)每位作者的姓名、所屬機構、地址、電話和電郵地址。請用電郵發送論文給本刊執行編輯程曉萱 (comjournal@cuhk.edu.hk)。
3. 請嚴格按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及格式撰寫論文,詳情可瀏覽http://www.cschinese.com/postmatter/index.php。
4. 來稿將會先經過本刊編委會初審,順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會送交外審,評審時間約2-3個月。5. 本刊謝絕一稿多投。 

 

2020/02/03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五十一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腳步正逐漸滲透至世界各地的每一個角落,它跨越國籍、語言、文化、種族等一系列差異所形成的障礙,將每一個個體、組織及行業納入到一場浩大的流動之中,大至國與國之間的資本、信息、技術等的流動,小至「全球化」(globalized)及「在地化」(localized)具體於每個場景所呈現的統一及矛盾、全球不同學派對於同一學科下相同問題的不同解讀,均構成了此過程中值得探討並研究的多種課題。在本期的學術對談—休梅克教授、黃煜教授與韓綱教授〈媒介傳播學的理論化:理論建構與發展〉一文中,休梅克教授指出,「理論建構」是傳播學科的最大課題,也是她窮極其學術生涯,主要聚焦與努力的重點。她根據個人的經驗,提出了以下幾個理論建構的重要元素: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刻觀察;提出清楚而具體的問題意識;走自己的路—不懼怕與主流研究方向分歧。此外,引入其他領域之理論,鍥而不捨地在現象與理論間進行反芻,進而持續修正理論模型。最後,休梅克教授總結,理論創新與建構必須對個別理論的前世今生有透徹了解。利用舊的理論來激發新的想法,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羊腸小徑(而非大家都走的康莊大道),這是理論建構的重要途徑。除了學術對談,本期尚收錄四篇精彩論文,值得細讀。
 
2019/03/15
《傳播與社會學刊》「社交媒體與公私界限」專刊公開徵稿

公與私的邊界在哪裡?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公與私的界限不斷變動。這些變化對個人與社會產生了不同層面的影響。社交媒體的結構與形態也持續變動,結合不同的數位可供性「affordances」,幫助人們拓寬人脈、增加交流、促進信息共享。當用戶享受社交網絡的多元功能時,他們大量的個人數據及其他電子足跡也留存在社交媒體及網絡中,產生新的社會問題。社交媒體中公、私界限的變化不僅影響了個人的身份建構、形象管理和日常生活,也影響了社會公共話語。

我們計劃在2020年推出主題為「社交媒體與公私界限」的專刊,歡迎學者探討社交媒體中的公、私界限及其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

1. 身份建構與人際關係:社交媒介是建構個人身份的重要場所。公、私界限的改變影響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的自我呈現以及社交行為。社交媒體的公共性「publicness」不僅提供了新的社交機會,也改變了人們對「公」、「私」的定義。不斷變化的公、私界限如何影響人們在社交媒介上的身份建構?社交媒體的公共性會對人際關係的建構與維持產生何種影響?社交媒體變動的公、私界限是否會讓家庭關係和親密關係產生不同的互動方式?
2. 科技監測、數據與生活:社交媒體改變了人們相互連結與交流的方式。隨著網絡社交行為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個人數據被創造、收集並使用於不同領域。近年來,移動設備的興起(如:可穿戴式設備,健身健康應用軟件)使社交媒體的使用終端從電腦移到了手機上。它不僅成為記錄生活、監測生活的方式,也模糊了工作與休閒的界限。在工作學習時,閱讀闖入的訊息、閱覽社交媒體頁面成了每個人的生活常態。社交媒體成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們如何重塑並整合工作與休閒之間的關係?社交媒體如何收集、使用與分享大量可被識別的個人訊息?個人、企業和政府又會採用何種策略和措施來管理或使用個人數據?
3. 公共話語、信息流動與公民參與:從公共領域的視角來看,社交媒介為人們提供了開放討論、瞭解社會和參與政治的平台,但也對社會的極化現象「polarization」產生潛在影響。公、私界限的改變如何影響社交媒体上政治信息的分享與討論?在何種情況下,社交媒體的信息流動與網絡結構特徵能夠促進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交流與對話?
 
投稿須知

1. 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投稿。
2. 請於2019年8月30日前提交15,000至18,0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論文必須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題目、(2)中英文摘要,以及(3)每位作者的姓名、所屬機構、地址、電話和電郵地址。請用電郵發送論文給本刊執行編輯程曉萱 (comjournal@cuhk.edu.hk)。
3. 請嚴格按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及格式撰寫論文,詳情可瀏覽:http://www.cschinese.com/postmatter/index.php
4. 來稿將會先經過本刊編委會初審,順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會送交外審,評審時間約2-3個月。
5. 本刊謝絕一稿多投。
 
2019/01/31
本刊接到舉報,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系曾麗紅副教授在本刊2018年10月第46期第89-120頁發表的論文《轉型中國基層政府政務微信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研究》,與她在《新聞與傳播評論》2017年秋冬卷第126-150頁發表的論文《新媒體環境下政務微信採納的影響因素研究——基於廣東區縣級政府的實證考察》高度相似。經過比對,我們發現這兩篇文章基本是同一篇文章,重複率超過90%。

曾麗紅副教授於2017年2月24日將稿件投至本刊,論文經過多次修改後,在2018年5月正式被接受,並於2018年10月25日刊登。本刊的「處理流程與投稿須知」注意事項第二條申明:「本刊不接受已發表的中文論文及一稿多投的論文」。曾麗紅副教授的這篇論文同時投給兩份期刊,並在兩份期刊上刊登,不僅不符合本刊規定,同時也嚴重違反學術倫理。

本刊編委會經過討論,決定撤回曾麗紅副教授在《傳播與社會學刊》第46期上刊登的論文《轉型中國基層政府政務微信創新擴散的影響因素研究》,並在學刊網站上公告。即日起兩年內本刊不再接受曾麗紅副教授的投稿。
2019/01/29

《傳播與社會學刊》被台灣科技部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評為「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 (TSSCI)」一級核心期刊。

《傳播與社會學刊》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合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於2006年12月創刊,目前每年刊行四期。創刊主編為本院陳韜文教授,現任主編為本院羅文輝教授。學刊為「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 (TSSCI)」收錄的期刊,亦是「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附屬學刊,在華文學術群體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2019/01/1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四十七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在過去數十年,隨著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全球化以及交通系統的持續發展,人們越來越需要──亦越來越容易──在不同地方之間穿梭往來。移動或流動成為社會生活的常態。同時,通訊和傳播媒體一方面容許人們能夠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但實際效果卻往往是增加了移動的需要和誘因,就像在互聯網上看得多世界各地的風光,可能會增加到那些地方旅遊的意欲,又例如通訊科技容許更多跨國合作項目,於是帶來更多到外地洽談和工幹的需要和機會。在這背景之下,社會學家John Urry及其合作者在約十幾年前開始提倡社會科學研究應走向「新移動範式」(new mobilities paradigm)。

隨著傳播學的焦點從傳統意義上的大眾媒體逐步轉向社交媒體、移動裝置和物聯網等,在研究中出現的「媒體」往往再不是生產內容的機構,而是日常生活的器具、基礎建設,甚至是整體生活環境(Peters,2015)。因此,我們應該有更大的逼切性去探究媒體和移動的關係,回歸到媒體和移動如何共同建構社會生活的問題。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流動或移動一詞的多重意義,空間的移動跟社會階層的流動,人際關係的流變,以至社會形態的液態化等現象是緊密相連的。移動這概念的多義性,是移動媒體研究者不能忽視的。

以上的想法,促使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2018年1月舉辦了「流動的人、流動的傳播:移動中的媒體與社會生活」工作坊。經過匿名評審,《傳播與社會學刊》在本期刊登了其中的七篇論文。七篇文章有各自的關懷,但整合起來,文章展示了不少關於「媒體和移動」這課題的觀點、思考,以及可能的研究路徑。希望這專輯可以觸發傳播學者對這個課題的興趣。

 

2018/07/10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四十五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研究論文有兩種常見的呈現方式:第一,從理論出發,建構核心的理論架構,並以此架構為核心,藉由實際的傳播案例,或實證資料的蒐集,來驗證該模式的合理性。第二,從事件或個案出發,並援引理論來解釋其現象,進一步深入闡述該表面現象背後的意涵。本期論文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即主要以第二個角度切入,或從一個單一個案或事件出發,或從系列現象出發,並透過這些案例或系列案例的爬梳與探討,對應到相關的理論,再從理論的角度,釐清表面現象背後的深層意義,各自展現出作者對於現象的洞察力與理論應用的成熟度。本期學術對談邀請朱立教授進行對談,雖從「在海外高校教中國傳媒」主題開展,但實際內容卻充分反映出朱立教授多年「生氣蓬勃」的教學生涯。大師風采,值得後進學習。

 

2018/04/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四十四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計算傳播學成為傳播研究的新取向是歷史的必然。互聯網誕生後,人們的線下生活和線上生活此消彼長,網上行為留下的數碼?跡產生了大量數據。傳統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效率不高、精度不夠,需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本期《傳播與社會學刊》邀請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講座教授祝建華對談計算傳播學,深入探討計算傳播學這個熱門話題的起源、理論、方法與研究問題,非常值得閱讀。此外,本期亦刊登六篇大陸、台灣和英國學者的研究論文,論文主題廣泛,涵蓋傳播研究的不同議題。

 

2018/04/03
《傳播與社會學刊》關於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凡斌副教授一稿多發的決定

本刊接到舉報,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凡斌副教授在本刊2016年1月第35期第101-139頁發表的論文《城市居民的社會資本、媒介使用對政治參與的影響研究》,與他在《現代傳播》2014年第10期第33-40頁發表的論文《社會資本、媒介使用與城市居民的政治參與——基於200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的城市數據》高度相似。經過比對,我們發現這兩篇文章基本是同一篇文章,重複率約為90%。

曾凡斌副教授於2014年7月16日將稿件投至本刊,論文經過多次修改後,在2015年5月29日被接受,並於2016年1月25日正式刊登。本刊的「處理流程與投稿須知」注意事項第二條申明:「本刊不接受已發表的中文論文及一稿多投的論文」。曾凡斌副教授的這篇論文同時投給兩份期刊,並在兩份期刊上刊登,不僅不符合本刊規定,同時也嚴重違反學術倫理。

本刊編委會經過討論,決定撤回曾凡斌副教授在《傳播與社會學刊》第35期上刊登的論文《城市居民的社會資本、媒介使用對政治參與的影響研究》,並在學刊網站上公告。即日起兩年內本刊不再接受曾凡斌副教授的投稿。

 

2018/01/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四十三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數位科技到底在怎樣改變媒體產業,特別是新聞媒體的運作及受眾接觸新聞的方式?我們看到,無論在新加坡、台灣還是美國,「數位優先」均已是大勢所趨。本期收錄的文章關注兩個層面的變化:一是技術,尤其是數位科技;二是政策,包括政府公共政策,亦包括媒體機構、科技公司的企業政策。來自兩岸三地及大洋彼岸的九位同仁針對當下發生的現象進行深入探討。有的運用問卷調查或深度訪談,有的展開田野考查或比較研究,也有的坐而論道、指點江山。本期「學術對談」由徐洛文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奧斯卡•甘迪進行,對談涉及全球範圍的網路治理、基礎設施、平臺規範,也涉及政府部門、學界組織與用戶個體的隱私保護。

 

2017/10/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四十二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的八篇文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對傳統理論的傳承與改良或對新傳播概念的發掘。有些是檢測傳統理論在新傳播環境中的適用性,譬如對議題設置的思考、對意見領袖的解讀、對政治參與的測量、官方和非官方的話語策略,以及政治糗聞的新研究。有些是對新的傳播環境提出新的思考,譬如真實與虛擬的社會支持、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新概念,和紀錄片的世界主義重構。本期的學術對談由黃懿慧教授邀請佛羅里達大學Wayne Wanta教授討論議題設置理論。本期亦刊登了周樹華等學者撰寫的年度雙語論文,他們利用社會學的「期望違背」理論研究前人基本上沒有系統涉獵的政治糗聞(political gaffe)。

 

2017/07/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四十一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傳播與社會學刊》收錄六篇研究論文,這六篇論文展現了傳播研究在跨文化傳播、新舊媒體的轉型,以及媒介融合化時代的新思路。論文主題與考察對象豐富,引入其他學科的理論火花,在研究的視角與主題上有所創新。此外,本期學術對談邀請十本華人傳播學術期刊的主編或資深編輯,探討數字時代華人傳播學術期刊的發展和挑戰的十個核心問題。在本期傳播論壇中,徐來與黃煜針對新媒體技術衝擊下的三個主軸︰「向何處去?」、「倚何處立?」與「以何為本?」,探討中華新聞傳播學(刊)的前景與格局

2017/04/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四十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基於互聯網而發生、發展、乃至發揮重大社會影響的「新媒體事件」一直是《傳播與社會學刊》重點關注的議題。在2009年,本刊第9期就曾以「新媒體事件」為專刊。八年以後,再以「傳播科技與新媒體事件」為題,發表六篇精彩論文以饗讀者。六篇文章在理論、方法及反思中國現實等多重意義上都有其獨特的學術價值。本期學術對談由亨利? 詹金斯教授與張琳進行,他們探討了《文本盜獵者》與中國粉絲文化研究的相關議題。

 

2017/01/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三十九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傳播與社會學刊》邀請了德國慕尼黑大學傳播研究與媒介研究中心主任托馬斯·漢尼馳教授(Prof. Thomas Hanitzsch)進行學術對談,對談圍繞「和平新聞」與「新聞文化」這兩個熱門議題展開。托馬斯·漢尼馳教授也分享了他在研究新聞業、新聞記者及進行全球比較研究過程中的心得。本期傳播論壇刊載黃懿慧的《從比較視角論述中國公共關係學科發展之正當性》,論文旨在「借鏡美國發展進程,探討中國大陸公共關係學科定位,並對未來學術研究提出展望」。此外,本期學刊亦刊登六篇研究論文,主題覆蓋廣泛,提供了多元的比較文化視角。

 

2016/10/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三十八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傳播與社會學刊》於2006 年12月創刊,到今年12月出刊將滿十年。過去十年,學刊從一份新興的學術期刊,不斷成長茁壯,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頂尖的中文新聞傳播學刊。在2013 年和2015年,《傳播與社會學刊》先後成為「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SSCI)收錄期刊及「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附屬學刊。

過去幾年,《傳播與社會學刊》接到的稿件數量穩定,稿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美國。學刊最具創意的作法之一,是設計年度工作坊來吸引優秀論文組成專輯。學刊的編輯顧問委員會由50位來自全世界的資深學者組成。

本期刊登的五篇學術論文,有四篇集中討論公共關係相關課題,最後一篇是李立?教授的「《傳播與社會學刊》年度雙語論文」。本期學術對談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馬克·萊珀與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Gonzales Brothers新聞學講座教授魏然進行。
 
2016/07/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三十七期現已出版,附上學刊電子版供各位參閱。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我們這個「地球村」正日復一日被捲入由互聯網編織而成的情境之中。誠如本期對談嘉賓巴里·威爾曼教授所言,網絡不僅是技術,更多是思維方式。其實,它也不僅是思維方式,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足以改變人類生存和發展狀態的生活方式。本期刊登五篇研究論文,三篇直接與此相關。另兩篇均與電視有關,看似未涉及網絡,實則隱然可感受網絡的影響力——正在「倒逼」電視等傳統媒體,順應時勢,加速變革。本期另一大亮點,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巴里·威爾曼教授與香港中文大學邱林川教授的學術對談,以〈「網絡個人主義」——網絡社會的溝通之道〉為題,暢論個人、社會與網絡的關係,分享「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與「網絡社會研究」(領域)的交際,深入淺出,發人深省。

 

2016/05/05
 《傳播與社會學刊》「傳播科技與新媒體事件」專刊公開徵稿

「新媒體事件」既指「新型」的「媒體事件」,也指藉助「新媒體」而發生的「事件」。近年來,包括迅速轉型中的華人社會在內,世界範圍內的政治經濟變革不斷,其表現為各種重大「事件」的發生。依託於新型傳播科技的革新推廣,以互聯網為平台的新媒體事件尤其對各個社會群落的政治權力結構、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展現出有別於傳統的媒體事件的模式。傳播學者應因應這一新趨勢,在提升新媒體事件的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為該領域提供更前沿的學術理論。

我們計劃在2017年推出主題為「傳播科技與新媒體事件」的專刊,歡迎學者針對下列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1. 如何對「傳播科技與新媒體事件」進行比較研究; 2.「新媒體事件」和傳統「媒體事件」的區隔與聯繫; 3.「新媒體事件」的歷史演變; 4. 如何採用新方法完善傳統個案研究設計;5. 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對相同議題事件的反應; 6. 不同華人社會之間「新媒體事件」的異同;7. 華人社會和其他地方「新媒體事件」之間的異同。歡迎對此主題有興趣的專家學者構思研究計劃及撰寫論文,投稿到《傳播與社會學刊》。

 

投稿須知

1.凡對上述訪問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投稿。
2.請於2016年8月20日前提交15,000至18,000字左右的中文論文。論文必須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題目、(2)中英文摘要,以及(3)每位作者的姓名、所屬機構、地址、電話和電郵地址。請用電郵發送論文給本刊執行編輯程小姐 (comjournal@cuhk.edu.hk)。
3.請嚴格按照本刊的論文體例及格式撰寫論文,詳情可瀏覽:http://www.cschinese.com/postmatter/index.php。
4.來稿將會先經過本刊編委會初審,順利通過初審的稿件將會送交外審,評審時間約2-3個月。
5.如有查詢,歡迎與本刊聯絡。 (電郵:comjournal@cuhk.edu.hk,電話:+852 3943 8709)

 

2016/04/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三十六期現已出版,附上學刊電子版供各位參閱。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學刊特邀曾受教於華人傳播學門一代領航者徐佳士教授的六位資深華人學者緬懷恩師,回望徐氏春風化雨的風範和獨特的新聞教育理念。本期學刊也刊登四篇「傳媒教育」主題的專輯論文,就其理論與實踐的兩個切面,討論傳播教育與所處環境的競合關係,期望進一步思辨傳媒教育的「學」與「術」的去向。本期的傳播論壇回顧並探討了香港政治傳播研究的軌跡與前景。
2016/01/25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三十五期現已出版,我們希望各位將此出版消息告知同事、朋友和學生。
 
本期收錄學術對談與研究論文共七篇文章,是當前社會媒體與傳播的縮影︰新、舊媒體競爭的典範與定義、多元價值競逐及其影響,以及各類議題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結構等大語境下各自彰顯之意義。本期論文的研究旨趣,在媒體方面,論文涵蓋報紙、雜誌、幻燈、電影、互聯網與社交媒體;在時間面向跨及晚清、近代中國、1960、70年代,至21世紀的今日。語境上論及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於社會結構的影響;議題上則涵蓋族群、移民、社交、性別與聯網封鎖;媒體與傳播角色與功能更包括資訊、建構、虛擬、參與、賦權及群集、甚至防火牆。本期的學術對談由徐亞萍教授與珍妮特·瓦斯科教授進行。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No.64  2023 April
No.63  2023 Januar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